「智造无界」——中科华智助力制造业全球化布局的一站式智能制造解决方案
发表于:2025/2/21 15:25:41 阅读量: [关闭]
从本地工厂到全球协同,让生产管理跨越山海
“全球制造业客户验证,降低跨国运营复杂度35%”
出海型企业痛点:全球化浪潮下,制造企业正面临哪些关键挑战?
合规风险 | 67%企业因数据跨境问题延迟海外投产 |
协同效率 | 跨国工厂数据互通成本增加40%运维耗时 |
供应链波动 | 海运延误导致35%企业面临断链风险 |
解决方案:三步构建全球化智能制造基座
Step 1:全球统一数字平台
核心能力:
多语言/多币种/多税制自动适配
边缘节点数据合规预处理(符合欧盟GDPR、美国CCPA等)
云端+本地混合部署架构
Step 2:全链路业务协同(例)
原料采购(东南亚)→ 生产排程(墨西哥)→ 质量检验(AI视觉)→ 物流追踪→ 海关申报(API直连)
关键模块:
供应商协同平台:供应商扫码报工,数据自动回传
全球化运营管理:全球化ERP、MES、WMS
Step 3:数据驱动决策
动态看板:
全球工厂OEE实时对比
供应链风险预警
客户收益:选择我们的客户正在获得什么?
指标 | 行业平均 | 客户中位数 | 提升幅度 |
跨国投产周期 | 8-12个月 | 5.2个月 | ↓35% |
异常响应速度 | 24-48小时 | 4.5小时 | ↑81% |
海关申报错误率 | 9.7% | 1.3% | ↓87% |
行业案例:
案例1:汽车零部件-东营宝丰
痛点:
将国内成熟的流程在国外工厂落地存在语言、工作风格、政策差异等困难,单纯靠管理输出不易执行。
业务流程的差异、财税准则不同导致管理延迟,难以实时掌握国外情况。
IT建设需要满足集团统一要求,同时要符合当地法律。
解决方案:
通过SAP B1全球化系统管理海外工厂的销售、采购、仓储、生产业务,启用比索和人民币双货币管理,既满足当地核算也满足集团核算。
借助B1系统介质梳理海外工厂的业务流程,培训当地员工按照系统环节操作,形成流程的固化、配合系统的使用实现规章制度的落地。
使用与集团相同的物料编码、BOM结构、类别分组等基本信息,将国内工厂已成型的整体方案复制到国外工厂,统一数据口径。
SAP B1财务一体化功能,根据墨西哥税法自动生成财务凭证,给予集团用户查询权限,实现数据的实时归集和有效同步。
成果:
通过系统规划,形成了仓库、库位的规范划分,基本形成了仓储管理结构,使原本无序的库存变得规范准确,提升了工作效率,有效释放了库容。
实现了从销售订单到排产计划,再到车间执行的完整链条,管理人员可借助系统清晰掌握当前订单的交付情况。
通过批次、BOM损耗比率等控制,有效降低了生产环节的物料损耗,提升透明度,为工艺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撑,采用先进先出原则提升了物料的利用率。
通过系统实时反馈,使国内管理人员在线查询报表、接收消息推送,按照权限随时获取所需信息,减少了工作时间的延迟,提高了准确性。
案例2:贸易型企业北美布局-万维国际贸易
痛点:
国外公司与国内存在时区、海运成本、关税等不同,涉及到报价核算时耗时耗力,需要自动化的系统支撑。
既有国内公司内部采购,又有当地供应商采购,同产品多来源多种价格政策的管理非常困难
国内公司和国外公司的订单协作通过邮件沟通不能包含所有信息。
产品出现不良时客户和供应商双向索赔,耗费精力。
解决方案:
建立物料的价格清单管理,定期更新价格政策,定义不同客户、不同业务的价格基准作为系统自动执行的依据,减少人为审批的数量。
通过B1系统的复制粘贴功能,支持国外用户通过EXCEL复制将国内同事提供的信息直接粘贴到订单中,缓解重复录入的情况。
系统自动核算成本,并按订单维度统计运输费用、清关费用、销售环节费用,形成客户订单的毛利分析。
成果:
提高了国内外员工的沟通效率,统一使用SAP系统作为信息平台,协作日间隔缩短到0.5天-1天。
提升了价格的有效管理,对不符合价格基准或毛利要求的订单自动示警,使合同审批更加准确。
结合货品序列号、条形码扫描等方式,降低了仓库出入库人员的工作负荷,货物清点和上架效率提升了30%。
本文链接:「智造无界」——中科华智助力制造业全球化布局的一站式智能制造解决方案